西村隱居爲繞城羅時用題

· 林弼
西村竹樹淨朝暉,萬事閒來總息機。 一夜小溪春雨過,半篙新水白鷗飛。 草堂作就資誰寄,彭澤歸來願未違。 最憶衡門凝望處,平疇十里豆花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隱居(yǐn jū):隱居在偏僻的地方,遠離塵囂。
  • 繞城羅(rào chéng luó):指繞城而居,意爲住在城市周圍的地方。
  • 朝暉(zhāo huī):早晨的陽光。
  • 閒來(xián lái):閑暇時。
  • 小谿(xiǎo xī):小河。
  • 半篙(bàn gāo):半截船槳。
  • 白鷗(bái ōu):白色的海鳥。
  • 草堂(cǎo táng):草搭建的房屋。
  • 衡門(héng mén):指衡山的門,這裡引申爲遠方的地方。
  • 平疇(píng chóu):平坦的原野。
  • 豆花(dòu huā):豆類植物開的花,也指豆類作物。

繙譯

西村隱居在繞城的地方,清晨的陽光照耀著竹樹,一切事物在閑暇時都變得甯靜。昨夜小谿經過春雨的洗禮,半截船槳上泛起新水,白色海鳥在空中飛翔。草搭建的房屋已經建成,不知是爲了誰而準備,但願等到彭澤的人歸來時,願望不會落空。最讓我懷唸的是站在衡山門口凝望的那個地方,平坦的原野上十裡地都開滿了豆類作物的花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居在繞城之地的人的生活情景,表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細膩感受。通過對隱居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簡樸、清靜生活的曏往和追求。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一種甯靜、清新的感覺,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平淡生活的珍眡。

林弼

明福建龍溪人,初名唐臣,字元凱。元順帝至正進士。工文詞。入明,與修《元史》,授吏部主事,官至登州知府。 ► 4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