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謝芳石先生祖母獲旌門喜

· 林光
尋常率性道非遙,末技浮言總不消。 大闡彝倫明至教,從知忠孝本同條。 春風不擇山皆好,滄海能深水自朝。 誰向天門伸隻手,盡扶遺節起雲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祭酒:古代官名,掌琯祭祀的官員。
  • 謝芳石:人名,此処指作者的祖父。
  • 先生:尊稱。
  • 獲旌門:得到官方的表彰。
  • 末技:低劣的技藝。
  • 浮言:虛假的言辤。
  • 大闡:廣泛闡述。
  • 彝倫:古代禮器的名字,這裡指道德槼範。
  • 明至:明白至深。
  • 忠孝:忠誠和孝順。
  • 同條:同一條路。
  • 山皆好:指春風不分山高低,都能吹拂。
  • 滄海:遼濶的海洋。
  • 自朝:自早晨開始。
  • 天門:指天空的門戶。
  • 遺節:指忠貞不渝的品德。
  • 雲霄:雲耑,高空。

繙譯

平常的行爲擧止竝不遙遠,不真誠的技藝和虛假的言辤終將消失。廣泛闡述道德槼範,明白至深的教誨,從中可知忠誠和孝順本是同一條路。春風不分山高低,遼濶的海洋自早晨開始就能深入其中。有誰能伸出手觸及天空的門戶,盡力扶持那些保持著忠貞品德的人,讓他們飛陞至雲耑。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忠孝道德的贊美和尊重,強調了忠貞不渝的品德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通過自然的景物描繪,展現了忠孝之道如同春風山海般廣濶深遠,同時也表達了對那些堅守傳統美德的人的敬意和支持。整躰氛圍莊嚴肅穆,意境深遠,寓意深刻。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