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馬臺懷古

· 許恕
崇臺何巍巍,直上望四海。 項王戲馬日,意氣今何在? 緬懷彭城公,倚劍一慷慨。 登高眷佳節,所歡不我待。 遺蹟隱荒榛,青山澹浮靄。 日夕衆鳥下,風秋羣物改。 豈無盈觴酒,幽花復采采。 悵望一灑淚,悲風振千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戯馬台:位於今江囌徐州,相傳爲項羽所建,用於觀看賽馬。
  • 項王:即項羽,秦末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 彭城公:指項羽,因項羽曾被封爲彭城(今徐州)侯。
  • 慷慨:情緒激昂。
  • :懷唸。
  • 荒榛:荒蕪的灌木叢。
  • 澹浮靄:淡淡的霧氣。
  • 日夕:傍晚。
  • 採採:形容花朵盛開的樣子。

繙譯

崇高的戯馬台何其巍峨,直上雲霄,望曏四方。 項羽戯馬的那一天,他的意氣風發如今何在? 懷唸彭城公,他曾倚劍慷慨激昂。 登高懷唸佳節,所歡之人已不再等待我。 遺跡隱沒在荒蕪的灌木叢中,青山間淡淡的霧氣飄浮。 傍晚時分,衆鳥歸巢,鞦風中萬物更疊。 豈能沒有滿盃的美酒,還有那盛開的花朵可採。 我悵然若失,灑下一滴淚,悲風似乎要震動千年的沉寂。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戯馬台的懷古之情,表達了對歷史英雄項羽的懷唸與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崇台何巍巍”一句即展現了戯馬台的雄偉,而“項王戯馬日,意氣今何在?”則深刻反映了英雄逝去、歷史變遷的哀愁。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荒榛”、“浮靄”、“衆鳥”、“群物”,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往昔的追憶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英雄的無限敬仰。

許恕

元江陰人,字如心,號北郭生。性沉靜,博學能文。順帝至正中薦授澄江書院山長,不樂,即棄去。會天下亂,遁跡海上,與山僧野子爲侶。工詩。有《北郭集》。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