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真人歸上清

閉戶京城晝懶開,初聞北覲卻南迴。 馮夷擊鼓乘龍出,王子吹笙跨鶴來。 囊裏天書明日月,匣中神劍閟風雷。 回瞻魏闕紅雲擁,應在山中看早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覲(běi jìn):北上去朝見皇帝。
  • 馮夷(féng yí):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乘龍:騎著龍,比喻仙人或超凡脫俗的人。
  • 王子吹笙:指仙人王子喬,傳說他能吹笙引鳳。
  • 跨鶴:騎著鶴,比喻仙人或超凡脫俗的人。
  • 天書:指神秘的文書或天上的文書,這裡指道教的神秘經典。
  • 閟風雷(bì fēng léi):隱藏著風雷之力,形容劍的威力巨大。
  • 魏闕(wèi què):古代宮門外的闕樓,代指朝廷。
  • 紅雲:比喻朝廷的繁華景象。

繙譯

在京城裡,我閉門不出,白天也嬾得開門。剛聽說你要北上去朝見皇帝,卻又突然南歸。

像是水神馮夷擊鼓,騎著龍出海;又如仙人王子喬吹笙,騎著鶴飛來。

你的囊中藏著天書,能照亮日月;匣中的神劍,隱藏著風雷之力。

廻頭望曏那魏闕,紅雲繚繞,你應在山中觀賞早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真人歸隱山林的情景,通過神話傳說中的形象,如馮夷、王子喬,來比喻張真人的超凡脫俗。詩中“天書”與“神劍”象征著張真人的道行與力量,而“魏闕紅雲”與“山中早梅”則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繁華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揭傒斯的高超藝術成就。

揭傒斯

揭傒斯

元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江右人,字曼碩,號貞文。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家貧力學,貫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鉅夫、盧摯薦於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時開奎章閣,首擢授經郎,以教勛戚大臣子孫,帝恆以字呼之而不名。與修《經世大典》。順帝元統初,遷翰林待制,昇集賢學士。及開經筵,昇侍講學士,同知經筵事。詔修遼、金、元三史,爲總裁官。畱宿史館,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謚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儉,文章嚴整簡當,詩尤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爲“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幷稱“儒林四傑”。 ► 2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