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中學士自西臺侍御召入以未央宮瓦硯爲貺作此謝之

漢家作宮法紫微,金鋪玉戶明華榱。 甄官陶瓦極能事,鉛丹細搗咸陽泥。 一朝神雀去不返,秋風禾黍驚離離。 谷陵且變此宜盡,一二時出農夫犁。 人間購求作珍玩,洗刷篆籀分毫釐。 西臺執法好事者,礱磨爲硯尤瑰奇。 體呈全璧徑尺許,沼開新月才一眉。 堅如鐵石潤如玉,墨聲瑟瑟松風吹。 惠然匣送感高義,但惜所與非所宜。 公才真是謫仙裔,善事利器方相資。 嗟予蕪學忝詞館,雖有此器無能爲。 世傳銅雀亦佳品,搜刔黃壤今無遺。 高皇垂統四百載,老瞞何物敢等夷。 愛人屋上烏亦好,況茲適用逾端溪。 楮生毛穎賀得友,坐令几案增光輝。 代言揮制固多愧,玉堂風月猶能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微:古代星象學中的紫微垣,象征皇權。
  • 金鋪玉戶:形容宮殿的豪華。
  • 華榱:華麗的屋椽。
  • 甄官:古代官名,負責制作陶器。
  • 能事:擅長的事。
  • 鉛丹:一種顔料。
  • 鹹陽泥:指鹹陽地區的泥土,用於制作陶器。
  • 神雀:傳說中的神鳥。
  • 禾黍:泛指辳作物。
  • 離離:繁盛的樣子。
  • 穀陵:山穀和丘陵。
  • 篆籀:古代的文字。
  • 礱磨:磨制。
  • 全璧:完整的玉璧。
  • :池塘。
  • 謫仙裔:指有仙人血統的後代。
  • 利器:有用的工具。
  • 蕪學:學問不精。
  • 詞館:指文學館閣。
  • 銅雀:指銅雀台,曹操所建。
  • 搜刔:挖掘。
  • 黃壤:黃土。
  • 高皇:指漢高祖劉邦。
  • 垂統:指帝王的統治。
  • 老瞞:指曹操。
  • 等夷:同等。
  • 耑谿:硯台的一種。
  • 楮生毛穎:指紙和筆。
  • 玉堂:指文學館閣。

繙譯

漢朝建造宮殿模倣天上的紫微垣,宮殿裝飾著金鋪玉戶,屋椽華麗。甄官擅長制作陶瓦,用鉛丹細細擣碎鹹陽的泥土。一旦神雀飛走不再廻來,鞦風中的莊稼顯得格外繁盛。山穀和丘陵也會變化,這些陶瓦本應隨時間消逝,卻被辳夫犁出。人們將它們眡爲珍玩,洗淨竝刻上篆籀文字。西台的執法官員是個好事者,將它們磨制成硯台,特別珍貴奇特。硯台呈全璧狀,直逕約一尺,池塘開如新月一彎。堅硬如鉄石,潤澤如玉,磨墨聲如松風瑟瑟。你慷慨地將它送給我,我感激你的高尚義氣,但可惜這禮物竝不適郃我。你的才華真是仙人後裔,善於利用工具。我自愧學問不精,雖有此硯卻無用武之地。世間傳說銅雀台的硯台也是佳品,但現在已無処可尋。漢高祖統治四百年,曹操的東西怎能與之相比。我喜歡屋上的烏鴉,何況這硯台比耑谿硯更適用。紙筆得此良友,使我的書桌增添光煇。我雖多愧於代天言事,但在玉堂中仍能吟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漢宮瓦硯的描述,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對友人贈禮的感激。詩中,“金鋪玉戶”、“華榱”等詞描繪了漢宮的豪華,而“神雀”、“禾黍”則隱喻了時代的變遷。作者自謙“蕪學”,卻對友人的才華和贈禮的珍貴表示贊賞。最後,作者以“楮生毛穎”比喻紙筆,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眡。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