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通河伯祠晚眺

水神祠下晚維舟,閒倚穹碑誦《遠遊》。 西日射雲明獸幾,北風吹土集貂裘。 漳川近繞幽燕出,汶水分兼濟漯流。 過客豈知疏鑿苦,當時荷鍤幾人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會通河伯祠:位於今河北省邢台市,是祭祀河伯的祠廟。
  • 維舟:系船停泊。
  • 穹碑:高大的石碑。
  • 《遠遊》:古代文學作品,這裡指碑文記載的遠古傳說或歷史。
  • 射雲:陽光穿透雲層。
  • 獸幾:古代放置獸形的器物,這裡可能指祠廟中的裝飾。
  • 汶水:河流名,位於山東省。
  • 濟漯流:指濟水和漯水,兩條河流。
  • 疏鑿:指古代對河流的疏濬和開鑿。
  • 荷鍤:扛著鍫,指蓡與疏濬的勞工。

繙譯

傍晚時分,我在會通河伯祠下系船停泊,悠閑地倚靠在高大的石碑旁,誦讀著碑文上的《遠遊》。夕陽穿透雲層,照亮了祠廟中的獸形裝飾,北風吹來塵土,積聚在我的貂裘上。漳川這條河靠近幽燕之地,汶水則與濟水和漯水滙流。過路的旅客怎能知曉儅年疏濬開鑿河流的艱辛,那時扛著鍫的勞工們又有多少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會通河伯祠傍晚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水利工程的緬懷和對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同情。詩中“西日射雲明獸幾”一句,以夕陽的餘暉照亮祠廟中的裝飾,營造出一種莊嚴而神秘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現代過客的無知與古代勞工的辛勞,表達了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勞動者的敬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傅若金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洞察。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