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祠

江抱零陵郡,山藏鈷鉧潭。 古人如水去,祠樹與天參。 述作籠諸子,風騷迫二南。 後來竊時譽,吾輩得無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零陵郡:古代地名,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帶。
  • 鈷鉧潭:古代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潭水。
  • 古人如水去:比喻古人逝去如流水,不可追廻。
  • 祠樹與天蓡:祠堂的樹木高聳入雲,與天空相接。
  • 述作籠諸子:指柳先生的著作涵蓋了衆多學派的思想。
  • 風騷迫二南:風騷,指文學才華;二南,指《詩經》中的《周南》和《召南》,這裡泛指古代文學。
  • 竊時譽:指後來的人借用柳先生的名聲。

繙譯

江水環繞著零陵郡,山巒之中隱藏著鈷鉧潭。 古人如同流水般逝去,祠堂的樹木高聳入雲。 柳先生的著作涵蓋了衆多學派,其文學才華可與《詩經》中的《周南》和《召南》相媲美。 後來的人借用他的名聲,我們這些後人難道不應該感到慙愧嗎?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柳先生祠堂周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柳先生學識和文學成就的敬仰。詩中“古人如水去”一句,既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流逝,也暗含了對柳先生逝去的感慨。後兩句則通過對柳先生學術和文學成就的贊美,以及對後來者借用其名聲的批評,展現了詩人對柳先生的深切懷唸和對後人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先賢的敬仰和對後人的鞭策。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