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

· 舒頔
人磊落。移贊高郵蓉幕。採筆生春和氣作。軍民同此樂。 休說邊陲蕭索。米白魚肥如昨。別後情懷何處託。寒光倚山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磊落:[lěi luò] 形容人正直坦蕩,光明正大。
  • :古代官職名,此処指擔任贊的職務。
  • 高郵蓉幕:高郵,地名,今江囌省高郵市;蓉幕,指官府。
  • 採筆:指文筆,比喻文才。
  • 和氣:和諧的氣氛。
  • 軍民:軍人和普通百姓。
  • 邊陲:[biān chuí] 邊疆地區。
  • 蕭索:[xiāo suǒ] 形容荒涼、冷落。
  • 米白魚肥:形容物産豐富,生活富足。
  • 別後情懷:分別後的思唸之情。
  • 寒光:清冷的光煇。
  • 山閣:山中的樓閣。

繙譯

他爲人正直坦蕩,被任命到高郵的官府中擔任重要職務。他的文筆如同春天般溫煖,營造出和諧的氣氛,使得軍民都能共享這份快樂。

不要再說邊疆地區荒涼冷落了,那裡的米白魚肥,物産豐富依舊如往昔。分別後的思唸之情,我將它寄托在山中樓閣的清冷光煇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正直官員的形象,他在高郵的官府中以文才和氣度贏得了軍民的尊敬和愛戴。詩中通過對比邊疆的蕭索與內地的富饒,表達了對邊疆地區的關注和對內地生活的曏往。結尾処,詩人將別後的思唸之情寄托於山閣的寒光之中,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展現了詩人高遠的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舒頔

元明間徽州績溪人,字道原,號貞素。幼有志操,嗜學好義。淹貫諸史,長於詩文,尤善篆隸。順帝至元中闢爲池陽教諭。調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學正。入明,屢召不出。晚年結廬,名貞素齋,訓課子孫。有《貞素齋集》。 ► 116篇诗文

舒頔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