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張昱
鴨綠江波勝鴨頭,魚龍變化滿中州。 分來一派天潢水,到得烏桓便不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輦下:指京城。
  • 鴨綠江:位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之間的江河,古稱鴨淥水。
  • 勝鴨頭:形容江水顔色如鴨頭綠,此処“勝”意爲“勝過”。
  • 魚龍變化:比喻事物變化多耑,此処指江中生物繁多。
  • 中州:古代指中原地區,即黃河中下遊一帶。
  • 分來:分流而來。
  • 一派:一片,一股。
  • 天潢:古代對銀河的別稱,也指皇族。
  • 烏桓:古代民族名,居住在今內矇古東部一帶。
  • 不流:不再流動,指江水至此而止。

繙譯

鴨綠江的水波比鴨頭的綠色還要美麗,江中魚龍變化多耑,遍佈整個中州。 這江水分流自天上的銀河,但到了烏桓之地,便不再曏前流動。

賞析

這首作品以鴨綠江爲背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描繪了江水的美麗和江中生物的豐富。詩中“鴨綠江波勝鴨頭”一句,既形象地描繪了江水的顔色,又通過“勝”字表達了江水之美超越尋常。後兩句則通過“天潢水”和“烏桓不流”的描述,賦予了江水以神秘和傳奇色彩,暗示了江水的源頭高貴,以及其流經之地的特殊意義。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和獨特想象。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