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石篇

· 張簡
山中學仙人,斷谷自有方。 泌水生石精,鬻之以爲糧。 候火中夜起,鬆材襲馨香。 切以昆吾刀,間以瓊莖漿。 長年尚服食,玉體生光芒。 一朝凡骨換,白日凌風翔。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ù):賣,這裏指製作。
  • 泌水:指山中的泉水。
  • 石精:指礦石中的精華。
  • 鬻之:製作它。
  • 候火:守候火候。
  • 中夜:半夜。
  • 鬆材:松木。
  • 襲馨香:散發香氣。
  • 切以昆吾刀:用昆吾刀切割。昆吾刀是古代傳說中的名刀。
  • 間以瓊莖漿:加入瓊莖漿。瓊莖漿是一種珍貴的飲料。
  • 長年:長期。
  • 尚服食:崇尚服用食物。
  • 玉體:指身體。
  • 生光芒:發出光芒。
  • 凡骨換:換去凡人的骨骼。
  • 凌風翔:乘風飛翔。

翻譯

山中有學仙的人,他們有獨特的方法來斷絕穀物。他們利用山中的泉水提取礦石的精華,製作成食物。半夜起來守候火候,松木燃燒時散發出香氣。用傳說中的昆吾刀切割,加入珍貴的瓊莖漿。長期服用這種食物,身體會發出光芒。一旦換去凡人的骨骼,就能乘風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學仙人的生活和他們追求長生不老的實踐。通過「泌水生石精,鬻之以爲糧」等句,展現了他們獨特的食物製作方法。詩中「長年尚服食,玉體生光芒」表達了長期服用這種食物後身體的變化,而「一朝凡骨換,白日凌風翔」則生動地描繪了仙人換骨後飛翔的景象,充滿了神祕和超凡脫俗的意境。

張簡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仲簡,號雲丘道人、白羊山樵。初師張伯雨爲道士,隱居鴻山。元末兵亂,以母老歸,改服爲儒生。洪武二年召修《元史》。工詩書畫,詩淡雅溫麗清深。有《雲丘道人集》。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