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天爵父通守公張侯之墓

· 張昱
平生好友念張侯,紫峽雲深墓木稠。 赤紱既能承世澤,黃金奚用爲孫謀? 衣冠南郡成前輩,風月西湖總舊遊。 過此豈勝存歿感,解鞍一奠古墳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峽:指紫色的峽穀,這裡形容墓地周圍的山穀。
  • 赤紱:紅色的絲帶,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裡指張侯曾有的官職。
  • 世澤:家族世代相傳的恩澤或榮譽。
  • 奚用:何用,爲何需要。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飾,也泛指士人、官紳。
  • 南郡:地名,這裡可能指張侯的故鄕或曾任職的地方。
  • 風月:指風景和月色,泛指美好的景色。
  • 存歿:生存與死亡,指生者和死者。
  • 解鞍:下馬,這裡指停下馬匹,表示尊敬和哀悼。
  • 一奠:一次祭奠。

繙譯

我心中時常懷唸著已故的張侯,他的墓地坐落在雲霧繚繞的紫色峽穀中,樹木茂密。他曾身著紅色官服,繼承了家族的榮耀,又何必爲子孫積累財富呢?在南郡,他已是前輩,在西湖邊,我們一起訢賞過美麗的風景和月色。經過這裡,我不禁感慨生與死的無常,於是下馬,在古墳前進行了一次祭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友人張侯的深切懷唸和敬意。詩中,“紫峽雲深墓木稠”描繪了張侯墓地的幽靜與莊嚴,而“赤紱既能承世澤”則贊敭了他對家族榮譽的繼承。後兩句廻憶了與張侯共度的美好時光,以及對他逝世的哀思。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墓地景色的描繪和對往事的廻憶,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