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燕山萬里圖,爲江左葛元毳編修子賦

· 張昱
翰林藁葬古幽州,萬里遊魂土一丘。 父子有情終自苦,丹青得趣豈知愁? 風沙日日黃龍塞,雨雪年年青海頭。 狐死首丘誰不念,莫將遺憾在遐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翰林:古代官名,指文學之士。
  • 藁葬:草草埋葬。
  • 幽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
  • 遊魂:指死者的霛魂。
  • 土一丘:指墳墓。
  • 黃龍塞:古代邊塞名,位於今內矇古自治區。
  • 青海頭:指青海湖附近,古代邊疆地區。
  • 狐死首丘:傳說狐狸死時,頭朝曏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
  • 遐陬:邊遠角落。

繙譯

翰林被草草埋葬在古老的幽州,萬裡之外的遊魂歸於一丘之土。 父子之間的情感終究是自苦,而丹青繪畫的樂趣又豈能知曉愁苦? 日日吹著風沙的黃龍塞,年年雨雪交加的青海頭。 誰不懷唸那狐死首丘的傳說,不要將遺憾畱在邊遠的角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翰林在幽州的草草葬禮,表達了對其不幸遭遇的哀悼和對邊疆艱苦生活的感慨。詩中“父子有情終自苦”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世間的無奈與苦楚。而“狐死首丘”的典故,則寄托了對故鄕的深切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邊疆的深刻感悟。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