倀魂啼血行

· 張憲
白麪於菟行偃草,雄劍爲牙戟爲爪。 夜越鐵關吞九牛,弱婦嬰兒眼中飽。 郊原十里吹腥風,白骨塞途秋草紅。 肝腸掛樹野鴉噪,鬼火照城人跡空。 嗚呼獵師心力巧,藥箭無功機發早。 舊魂走抱新魂啼,一夜黑風天亦老。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於菟(tú):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形似虎。
  • 偃草:倒伏的草,比喻威力大。
  • 鐵關:堅固的關隘。
  • 腥風:帶有血腥味的風。
  • 白骨塞途:形容戰亂或災難後的慘狀。
  • 機發:機關發動,指獵人設下的陷阱或機關。

翻譯

白麪神獸於菟行走時,草木皆倒,雄劍成爲它的牙齒,戟成爲它的爪子。 夜晚穿越堅固的關隘,吞噬了九頭牛,弱小的婦女和嬰兒在它的眼中顯得飽足。 郊外原野上,腥風十里,白骨堆積如山,秋草被染成了紅色。 肝腸掛在樹上,野鴉嘈雜,鬼火照亮了城池,人跡全無。 啊,獵人的心思巧妙,藥箭雖無效,但機關發動得早。 舊的靈魂逃走,新的靈魂哭泣,一夜之間,黑風使得天空也顯得蒼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荒涼、恐怖的戰亂景象,通過誇張和象徵手法,展現了神獸於菟的威猛與殘忍。詩中「白骨塞途秋草紅」等句,生動地表現了戰亂帶來的慘狀。結尾處「舊魂走抱新魂啼,一夜黑風天亦老」則深刻地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人們內心的悲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

張憲

元山陰人,字思廉,號玉笥生。少負才自放,嘗從楊維禎學詩。張士誠據吳,闢爲樞密院都事,士誠敗,變姓名走杭州,居報國寺以終。爲詩多傷感之作。有《玉笥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