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

· 舒頔
江聲似欲欺文士,月色曾經照錦袍。 八百仙人騎白鶴,紫簫吹徹碧雲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採石:地名,位於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長江東岸。
  • 舒頔:元代詩人,字道原,號貞素。
  • 江聲:江水流動的聲音。
  • 文士:指文人,讀書人。
  • 錦袍:華美的衣服,常用來指代文人或官員的服飾。
  • 八百仙人:形容衆多的仙人。
  • 白鶴:傳說中仙人常騎的鳥。
  • 紫簫:紫色的簫,簫是一種古代樂器。
  • 吹徹:吹奏到極致。
  • 碧雲:青天上的雲。

翻譯

江水的聲音似乎想要欺壓文人,而月光曾經照耀過華美的錦袍。 想象中有八百位仙人騎着白鶴,紫色的簫聲吹奏到極致,響徹青天之上的雲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江聲與月色的對比,展現了文人與自然的微妙關係。江聲的洶涌象徵着自然的威嚴,而月色的溫柔則映照出文人的風采。後兩句則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畫面,八百仙人騎鶴、紫簫吹徹碧雲,充滿了超凡脫俗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高雅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舒頔

元明間徽州績溪人,字道原,號貞素。幼有志操,嗜學好義。淹貫諸史,長於詩文,尤善篆隸。順帝至元中闢爲池陽教諭。調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學正。入明,屢召不出。晚年結廬,名貞素齋,訓課子孫。有《貞素齋集》。 ► 116篇诗文

舒頔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