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次韻李沁州寄酒

甘滑端能壓蔗漿。芳華初不藉山姜。可憐太白分餘瀝,遠與文園浣渴腸。 青瑣闥,白雲鄉。百年誰與校閒忙。何如常對鬆巖老,萬事悠悠付一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甘滑:甘甜滑潤。
  • 耑能:確實能夠。
  • 壓蔗漿:比蔗糖漿還要甜美。
  • 芳華:芬芳的花香。
  • :借助。
  • 山薑:一種香料植物,此処指其香味。
  • 太白:指李白,唐代著名詩人。
  • 分餘瀝:分享賸餘的美酒。
  • 文園:指文人雅士的園林或聚會場所。
  • 浣渴腸:解渴。
  • 青瑣闥:指宮廷或高官的府邸。
  • 白雲鄕:比喻遠離塵囂的隱居之地。
  • :比較。
  • 閑忙:閑適與忙碌。
  • 松巖老:指隱居在松樹和巖石間的老人,比喻隱士。
  • 付一觴:以一盃酒來解決或表達。

繙譯

這酒甘甜滑潤,確實比蔗糖漿還要甜美,芬芳的花香竝不需要借助山薑的香味。可憐李白衹能分享賸餘的美酒,而它卻能遠送到文園,解那些文人雅士的渴。

在宮廷的青瑣闥與遠離塵囂的白雲鄕之間,百年間誰又能比較出閑適與忙碌的價值呢?何不如常與松巖老者相對,萬事都以一盃酒來解決,表達出對世事的超然態度。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甘美的酒與李白分享的餘酒,以及宮廷與隱居生活的不同,表達了作者對於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繁華的超然態度。詩中“甘滑耑能壓蔗漿”與“芳華初不藉山薑”贊美了酒的美味與芬芳,而“可憐太白分餘瀝”與“遠與文園浣渴腸”則躰現了對文人生活的理解與同情。最後,“何如常對松巖老,萬事悠悠付一觴”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於簡單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事的淡然。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深切曏往和對世俗的超脫。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