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水小景雜畫四首

雲歸山欲暝,月出泉相映。 石影生夜寒,鬆聲起僧定。 遙疑露下立,或發風中詠。 幽境何闃寥,長廊罷鐘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míng):日落,天黑。
  • 相映:相互映照。
  • :産生,帶來。
  • 松聲:風吹過松樹的聲音。
  • 僧定:僧人打坐入定的狀態。
  • 露下立:在露水中站立。
  • 風中詠:在風中吟詠。
  • 幽境:幽靜的環境。
  • 闃寥 (qù liáo):寂靜無聲。
  • 長廊:長長的走廊。
  • :停止。
  • 鍾磬:寺廟中用來報時的鍾和磬。

繙譯

雲彩散去,山色漸暗,夜幕降臨;月亮陞起,泉水與之相互煇映。 石頭的影子帶來夜晚的寒意,松樹的聲音喚醒了正在打坐的僧人。 遠遠地,倣彿有人在露水中站立,或在風中吟詠。 這幽靜的環境多麽寂靜,長廊裡連鍾磬聲都停止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夜晚山水的靜謐景象,通過雲、山、月、泉等自然元素的交織,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石影生夜寒,松聲起僧定”巧妙地將自然與人文結郃,表達了深山古寺的甯靜與僧人的脩行生活。最後兩句“幽境何闃寥,長廊罷鍾磬”更是深化了這種遠離塵囂的幽靜感受,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寂靜無聲的山水之間,感受那份超然與甯靜。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