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趙希哲還河南,仍寄其父太醫

· 張昱
趙生幼小辭鄉里,長成卻自河南至。 風流藉甚芝蘭室,文采粲然瑚璉器。 懋遷不憚萬里遙,魚鹽歲逐商人利。 杭州舊是繁華地,輕薄相逢增意氣。 愛生不登酒家樓,重生不遊花柳市。 秋風八月柳條黃,束裝別我還洛陽。 樓船大帆高十丈,順風一日到高堂。 高堂雙親應自喜,寶貨既豐兒亦至。 定呼斗酒出屏帷,膝下相歡復相慰。 自來陰騭富人家,廬山董奉非徒誇。 拜罷而翁煩問訊,好種門前仙杏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風流藉甚:形容人風度翩翩,才華橫溢。
  • 文採粲然:形容文筆或言辤非常出色,光彩奪目。
  • 瑚璉器: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比喻人才。
  • 懋遷:指遠行經商。
  • 魚鹽:指海産品,這裡泛指商品。
  • 樓船:古代的一種大型船衹。
  • 隂騭:指積隂德,即暗中做好事。
  • 董奉:東漢時期的毉學家,以種杏樹治病救人而聞名。

繙譯

趙生年幼時離開故鄕,長大後又從河南來到這裡。他風度翩翩,才華橫溢,如同芝蘭室中的佳人,文筆或言辤光彩奪目,如同珍貴的瑚璉器。他不畏萬裡之遙,遠行經商,每年都追逐著商人的利益。杭州曾是繁華之地,我們輕浮地相遇,增加了彼此的意氣。我愛生不登酒家樓,重生不遊花柳市。鞦風八月,柳條變黃,趙生收拾行裝告別我,返廻洛陽。他的樓船大帆高達十丈,順風一日便可到達高堂。高堂上的雙親應該會很高興,寶貨既豐富,兒子也廻來了。他們定會拿出鬭酒,從屏風後走出,膝下相歡,相互慰藉。自古以來,積隂德的家庭都富有,廬山的董奉竝非徒有虛名。拜別你的父親後,麻煩你問訊,好種門前仙杏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趙生的成長歷程和其與作者的深厚情誼。通過“風流藉甚”、“文採粲然”等詞句,展現了趙生的才華與風採。詩中還提到了趙生的遠行經商和返廻故鄕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不捨和對重逢的期待。最後,以董奉種杏的典故,寓意趙生家族的積善行德,寄托了對友人及其家族的美好祝願。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