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開元寺北院枸杞臨井繁茂可觀羣賢賦詩因以繼和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香泉樹有靈。 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枸杞(gǒu qǐ):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果實和根皮均可入藥,有滋補肝腎、明目等功效。
  • 翠黛:形容植物葉子的顏色青翠。
  • 石甃(shí zhòu):用石頭砌成的井壁。
  • 殷紅:深紅色。
  • 銅瓶:銅製的瓶子,這裏可能指用來盛放枸杞子的容器。
  • 仙人杖:傳說中仙人使用的柺杖,這裏比喻枸杞枝條。
  • 瑞犬形:形容枸杞根的形狀像吉祥的犬。
  • 甘露:佛教中指天降的甘甜之露,比喻極爲珍貴的物品。
  • 延齡:延長壽命。

翻譯

僧房的藥樹依傍着寒冷的井,井中有香泉,樹有靈氣。 翠綠的葉子生長茂盛,覆蓋着石砌的井壁,深紅色的果實成熟時照亮了銅瓶。 枝條繁茂,本就是仙人所用的柺杖,根老後新長出的形狀像吉祥的犬。 上等的枸杞功能如同甘露,還知道一勺這樣的甘露可以延長壽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楚州開元寺北院枸杞樹的繁茂景象,通過對枸杞樹的葉、果、枝、根的生動描寫,展現了其生命力和藥用價值。詩中「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以色彩鮮明對比,形象地描繪了枸杞的生機與成熟。後兩句則通過比喻和誇張,強調了枸杞的神奇功效,表達了對其藥用價值的讚美和對長壽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