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卮無當

· 蔣防
美玉常爲器,茲焉變漏卮。 酒漿悲莫挹,樽俎念空施。 符彩功難補,盈虛數已虧。 豈惟孤玩好,抑亦類瑕疵。 清越音雖在,操持意漸隳。 賦形期大匠,良璞勿同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卮(zhī):玉制的酒器。
  • 無儅:沒有底,比喻無法填補的漏洞。
  • 玆焉:這裡。
  • 漏卮:漏水的酒器。
  • 挹(yì):舀取。
  • 樽俎(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這裡指宴蓆。
  • 符彩:指玉石的紋理和色彩。
  • 盈虛:盈滿與空虛,這裡指玉卮的完整與破損。
  • 瑕疵(xiá cī):小缺陷,小毛病。
  • 清越:清脆悅耳。
  • 操持:保持,維護。
  • 隳(huī):燬壞。
  • 賦形:賦予形狀,這裡指雕刻玉器。
  • 大匠:高超的工匠。
  • 良璞:未經雕琢的優質玉石。

繙譯

美玉常常被雕琢成器物,但在這裡卻變成了一個漏水的酒器。 酒漿因此無法舀取,宴蓆上的器具也變得無用。 玉石的紋理和色彩雖然美麗,但無法彌補其缺陷,其完整性已經受損。 這不僅僅是失去了玩賞的價值,更像是一種瑕疵。 雖然玉器的聲音依然清脆悅耳,但其保持和維護的意義正在逐漸喪失。 期望高超的工匠能賦予它新的形狀,不要讓優質的玉石就這樣被浪費。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一個美玉變成漏卮的情景,寓意深刻。詩中,“玉卮無儅”象征著美好事物的破損和價值的喪失,反映了詩人對於完美與缺陷、價值與浪費的深刻思考。詩人通過對玉卮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事物被破壞的遺憾,以及對工匠技藝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完美與不完美的辯証看法,以及對技藝和創造力的尊重。

蔣防

蔣防

唐義興人,字子徵,一作子微。年十八,父誡令作《秋河賦》,授筆即成。李紳與元稹共薦之,自右補闕充翰林學士,加司封員外郎,知制誥。後坐事,出爲汀州刺史,改連州。作有傳奇《霍小玉傳》。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