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東陽於令寒碧圖詩

東陽本是佳山水,何況曾經沈隱侯。 化得邦人解吟詠,如今縣令亦風流。 新開譚洞疑仙境,遠寫丹青到雍州。 落在尋常畫師手,猶能三伏凜生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荅(dá):答。
  • 東陽:地名,今浙江省東陽市。
  • 沈隱侯:指沈約,南朝文學家,曾任東陽太守。
  • 邦人:指當地的人民。
  • 吟詠:指詩歌創作。
  • 風流:這裏指有才華、有情趣。
  • 譚洞:指深邃的山洞。
  • 丹青:指繪畫。
  • 雍州:古地名,今陝西一帶。
  • 三伏:指夏季最熱的時期。
  • 凜生秋:形容畫作給人以清涼之感,彷彿秋天來臨。

翻譯

東陽本就是風景優美的地方,更何況曾經有沈約這樣的隱士居住過。這裏的人民已經學會了吟詩作賦,現在的縣令也是個有才華的人。新發現的深邃山洞彷彿仙境,畫家用畫筆將其美景傳至遙遠的雍州。即使是尋常的畫師所繪,也能在炎熱的夏日給人帶來秋天的清涼感覺。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東陽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氣息。詩人通過提及沈約,強調了東陽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讚美了當地人民的文藝素養和縣令的風流才華。詩中「新開譚洞疑仙境」一句,展現了東陽新發現的奇景,而「遠寫丹青到雍州」則表達了這些美景被廣泛傳播的情景。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夏日與秋涼,形象地描繪了畫作帶來的心靈感受,體現了藝術的魅力。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