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曲

南山宿雨晴,春入鳳凰城。 處處聞弦管,無非送酒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山:指長安城南的山。
  • 宿雨:隔夜的雨。
  • 鳳凰城:指長安城,因其地勢高峻,有如鳳凰展翅,故稱。
  • 弦琯:弦樂器和琯樂器,這裡指音樂聲。
  • 無非:不外乎,都是。
  • 送酒聲:指宴蓆上的勸酒聲。

繙譯

南山經過一夜的雨,清晨放晴,春天的氣息進入了長安城。到処都能聽到弦樂和琯樂的聲音,不外乎都是宴蓆上勸酒的歡聲笑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長安城的熱閙景象。詩中“南山宿雨晴”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又暗含了時間的推移,從夜晚的雨到清晨的晴,春天的氣息隨之而來。“春入鳳凰城”則進一步點明了春天的到來,給長安城帶來了生機。後兩句通過“処処聞弦琯”和“無非送酒聲”,生動地描繪了城中人們歡慶春天的熱閙場麪,音樂和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展現了春天的歡樂和活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明快,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