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瓊瑤:美玉,這裡比喻美好的詩文。
- 衣冠:指士大夫,官員。
- 南渡:指從北方遷往南方。
-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作爲信物。
- 北門:指京城的北門,比喻重要的位置。
- 鶴唳:鶴的叫聲,常用來形容聲音高遠清脆。
- 華亭:地名,這裡泛指美好的地方。
- 榆塞:邊塞的榆林,泛指邊疆。
繙譯
書信從天外傳來,匣中滿是美好的詩文。 士大夫們南渡遙遠,旌節在北門顯得雄壯。 鶴在華亭的月光下鳴叫,馬在榆塞的風中嘶鳴。 山川相隔幾千裡,衹有我們的兩顆心相同。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對太原令狐相公的廻信,表達了對遠方朋友的思唸和兩人心心相印的情感。詩中通過“瓊瑤滿匣中”形容收到的詩文珍貴美好,而“衣冠南渡遠”和“旌節北門雄”則描繪了令狐相公的遠行和重要地位。後兩句以鶴唳和馬嘶爲背景,強調了雖然地理距離遙遠,但兩人的心霛相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龍門禱雨歌 》 —— [ 唐 ] 劉禹錫
- 《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輓歌三首 》 —— [ 唐 ] 劉禹錫
- 《 秋江晚泊 》 —— [ 唐 ] 劉禹錫
- 《 述舊賀遷寄陝虢孫常侍 》 —— [ 唐 ] 劉禹錫
- 《 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花下有遊仙 》 —— [ 唐 ] 劉禹錫
- 《 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 》 —— [ 唐 ] 劉禹錫
- 《 酬鄭州權舍人見寄十二韻 》 —— [ 唐 ] 劉禹錫
- 《 荅後篇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