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歲登武陵城顧望水陸悵然有作

星象承烏翼,蠻陬想犬牙。 俚人祠竹節,仙洞閉桃花。 城基歷漢魏,江源自賨巴。 華表廖王墓,菜地黃瓊家。 霜輕菊秀晚,石淺水紋斜。 樵音繞故壘,汲路明寒沙。 清風稍改葉,盧橘始含葩。 野橋過驛騎,叢祠發迥笳。 跳鱗避舉網,倦鳥寄行楂。 路塵高出樹,山火遠連霞。 夕曛轉赤岸,浮靄起蒼葭。 軋軋渡水槳,連連赴林鴉。 叫閽道非遠,賜環期自賒。 孤臣本危涕,喬木在天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星象承烏翼:星象,指星辰的位置、排列等現象;承,承接;烏翼,推測指武陵地區在星空中所處的方位對應像烏鳥翅膀的區域 。
  • 蠻陬(zōu)想犬牙蠻陬:指南方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犬牙,形容地勢交錯不齊,如同犬牙。
  • 俚人祠竹節俚人:古代南方的少數民族;祠,祭祀;竹節,應是當地俚人祭祀對象相關。
  • 仙洞閉桃花:化用了桃花源的典故,這裏表示美好之地已難以尋覓。
  • 城基歷漢魏:城市的根基從漢魏時期就存在了。
  • 江源自賨(cóng)巴賨巴:賨,古族名,居住在今四川、湖南一帶;巴,古巴地;意即江水發源於賨巴之地。
  • 華表廖王墓: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廖王墓,應是當地有名的墓葬。
  • 菜地黃瓊家:黃瓊家,可能在武陵地區有黃瓊家族的遺蹟,這裏黃瓊應是有名人物。
  • 霜輕菊秀晚:秀,花盛開;意思是霜不太重,菊花晚開。
  • 盧橘始含葩(pā)盧橘:一種水果;含葩:含苞待放。
  • 叢祠發迥(jiǒng)笳叢祠:建在叢林中的神廟; 迥笳:笳,古代管樂器;迥,表示聲音傳得遠。
  • 跳鱗避舉網:跳鱗,跳躍的魚;舉網,撒網。
  • 倦鳥寄行楂(zhā)行楂:水中漂浮的木筏等東西;倦鳥依託行楂休息 。
  • 叫閽(hūn)道非遠叫閽:指向朝廷申訴;道非遠,路程不算遠。
  • 賜環期自賒(shē)賜環:古時放逐之臣,遇赦召還,賜以玉環;:遙遠,這裏指獲赦召還的日期還很遙遠 。
  • 孤臣本危涕:孤臣,詩人自指;危涕,哀傷流淚。

翻譯

看那星辰分佈彷彿承接烏鳥的羽翼,遙想南方少數民族聚居區地勢交錯不齊。當地的俚人祭祀竹節,而那如桃花源般美好的仙洞已尋不見桃花的蹤跡。這武陵城的根基歷經漢魏,江水的源頭來自賨巴那片區域。這裏有廖王墓前的華表,黃瓊家族曾居住過的地塊如今長滿了菜蔬。霜很輕,菊花盛開得晚;石頭淺露,水面波紋傾斜。打柴的聲音在舊堡壘間環繞,汲水的小路在寒沙中清晰可見。清風微微改變着樹葉顏色,盧橘開始含苞待放。野外的橋上來往着傳遞驛書的騎士,叢林裏的神廟傳來悠長的笳聲。跳躍的魚兒躲避着撒下的漁網,疲倦的鳥兒依託着水中的木筏休息。向朝廷申訴路途不算遠,可是獲赦召還的日期卻很遙遠。孤獨的臣子我本就哀傷流淚,而家鄉的大樹卻遠在天涯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武陵城及其周邊的水陸風光,情景交融,蘊含着詩人複雜的情感。開篇先從天文地理角度描繪武陵,展現其地理位置特徵。接着選取當地獨特的風俗(俚人祠竹節)、典故(仙洞閉桃花)以及歷史遺蹟(城基、廖王墓、黃瓊家),豐富了整首詩的文化內涵,讓武陵這座城充滿了古老的氣息。

在寫景部分,詩人妙筆生花,細膩地刻畫了霜菊、石水、樵音、汲路、清風樹葉、盧橘含葩等自然景色,動靜結合,從聲、色、形多角度展現出武陵城景色的變化。「跳鱗避舉網,倦鳥寄行楂」等句,寫魚鳥之態,也間接透露出一種生命的滄桑與飄忽感 。

詩的後半部分,詩人從繪景轉入抒情。「叫閽道非遠,賜環期自賒」表達了他希望向朝廷申訴,渴望獲赦召還卻又深感渺茫的無奈。「孤臣本危涕,喬木在天涯」則直白地傾訴了自己身爲貶謫之臣的哀傷以及對家鄉的深切思念。整首詩在描繪山川風景之中,融入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思,使詩歌具有深沉的情感力量和藝術感染力 。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