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湘詞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雨中收。
拼音

注釋

九疑:山名。《史記·五帝紀·舜》:“(舜)葬於江南九疑。” 二妃:傳說舜有二妃(蛾皇、女英),死於江湘之間,人稱湘君,也稱湘妃。 零陵:地名,傳說舜葬之處,在今湖南寧遠縣境。

此詞借詠瀟湘抒發感懷。當是有所寄託。零陵爲瀟湘會流之地,兩水乍合,顏色分明。詞中以鴛鴦不辨水色,自亦不能發思古之幽情,烘出三閭、二妃史事,以抒感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省甯遠縣南。
  • 雲物:景物,景色。
  • 二妃:指傳說中的娥皇和女英,她們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因舜南巡死於蒼梧之野,二妃投湘水自盡,成爲湘水之神。
  • 零陵:古地名,在今湖南省甯遠縣東南。
  • 香草:這裡指零陵香,一種香草。

繙譯

湘江的水啊,不停地流,九嶷山的景色至今仍帶著愁容。你若問娥皇和女英現在何処,她們就在零陵,那裡的香草在雨中靜靜地收。

賞析

這首作品以湘水爲背景,通過描繪九嶷山的景色和二妃的傳說,營造了一種哀愁而神秘的氛圍。詩中“湘水流,湘水流”的反複,不僅強調了湘水的流動,也象征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深遠。而“九疑雲物至今愁”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結郃,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傳說的感慨。最後兩句以問答形式出現,既廻答了問題,又增添了詩的神秘色彩,使讀者倣彿能感受到那雨中的零陵香草,以及隱藏在其背後的古老傳說和深深的哀愁。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