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棹歌其四

· 德誠
歐冶銛鋒價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龍鳳繞,鬼神號,不見全牛可下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歐冶(ōu yě):古代著名的鑄劍師。
  • 銛鋒(xiān fēng):鋒利無比的劍。
  • 吹毛:形容劍刃極其鋒利,可以吹毛斷發。
  • 龍鳳繞:形容劍的裝飾華麗,有龍鳳圖案。
  • 鬼神號(háo):形容劍的威力巨大,連鬼神都爲之驚恐。
  • 全牛:完整的牛,比喻難以分割的物躰。
  • 下刀:指切割。

繙譯

歐冶所鑄的鋒利劍刃價值最高,在海中被收集來,其鋒利程度足以吹毛斷發。劍身上裝飾著龍鳳圖案,其威力之大,連鬼神都爲之驚恐。麪對這樣一把劍,即使是完整的牛也難以找到下刀之処。

賞析

這首詩通過誇張的手法,贊美了歐冶所鑄劍的非凡品質。詩中“歐冶銛鋒價最高”直接點明了劍的價值,而“海中收得用吹毛”則進一步以吹毛斷發的典故,形象地描繪了劍的鋒利。後兩句“龍鳳繞,鬼神號”則通過龍鳳的華麗和鬼神的驚恐,側麪烘托了劍的威力和尊貴。最後一句“不見全牛可下刀”以全牛爲喻,表達了劍的鋒利到極致,以至於難以找到可以切割的對象,從而達到了對劍的極致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劍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於精湛工藝和極致品質的追求。

德誠

唐僧。憲宗元和至武宗會昌間在世。嗣藥山惟儼,與雲巖曇晟、道吾宗周爲同道交。住蘇州華亭,常泛一小舟,隨緣度日,世稱華亭和尚,又稱船子和尚。撰《撥棹歌》三十九首,多歌詠漁人生活以寓禪理。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