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棹歌其四

· 德誠
有一魚兮日溯洄,混虛包納信奇哉。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撥櫂:劃船。
  • 日溯洄:每天逆流而上。
  • 混虛包納:包容一切,無所不包。
  • 信奇哉:確實非常奇特。
  • 能變化:能夠變化多耑。
  • 吐風雷:比喻能發出巨大的聲響或産生強大的力量。
  • 下線:放下釣線。

繙譯

有一條魚啊,每天都逆流而上,它包容一切,無所不包,確實非常奇特。它能夠變化多耑,發出如風雷般的聲響,但無論怎樣放下釣線,都釣不到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條神奇的魚,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神秘事物的贊歎和對無法捉摸的力量的敬畏。詩中的魚象征著那些超越常人理解的事物,它們的存在讓人驚歎,卻又難以觸及。通過“下線何曾釣得來”這一句,詩人傳達了一種對未知和不可控事物的無奈與尊重,同時也反映了人類對於探索和理解世界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德誠

唐僧。憲宗元和至武宗會昌間在世。嗣藥山惟儼,與雲巖曇晟、道吾宗周爲同道交。住蘇州華亭,常泛一小舟,隨緣度日,世稱華亭和尚,又稱船子和尚。撰《撥棹歌》三十九首,多歌詠漁人生活以寓禪理。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