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

· 鄭谷
細雨溼萋萋,人稀江日西。 春愁腸已斷,不在子規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子規:即杜鵑鳥,常在春天夜晚啼叫,聲音悲切,常被用來象徵春天的哀愁。

翻譯

細雨輕輕地溼潤了茂盛的草木,人煙稀少,江邊的太陽已經西斜。 春天的憂愁已經讓人心腸斷絕,這哀愁並非因爲杜鵑的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傍晚的景象,通過「細雨溼萋萋」和「人稀江日西」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的「春愁腸已斷」直接表達了深沉的憂愁,而「不在子規啼」則巧妙地指出,這種憂愁並非外界因素如杜鵑啼叫所引起,而是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春天覆雜情感的深刻體驗。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