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年獻座主僕射兼呈同年

· 趙嘏
拂煙披月羽毛新,千里初辭九陌塵。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將雙耳負伶倫。 賈嵩詞賦相如手,楊乘歌篇李白身。 除卻今年仙侶外,堂堂又見兩三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拂菸披月:形容鳥兒羽毛美麗,倣彿披著月光和菸霧。
  • 九陌塵:指京城的繁華塵囂。
  • 玄珠:傳說中的寶珠,比喻珍貴的才能或智慧。
  • 象罔: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比喻難以尋覔的珍貴之物。
  • 負伶倫:伶倫是古代的樂官,這裡指不辜負音樂的天賦。
  • 賈嵩:唐代詩人,與司馬相如相比,指詩才高超。
  • 楊乘:唐代詩人,與李白相比,指詩才卓越。
  • 仙侶:指同年考中的進士,比喻爲仙人伴侶。

繙譯

鳥兒羽毛美麗,倣彿披著月光和菸霧,千裡之外初次告別京城的繁華塵囂。曾經失去珍貴的才能,尋求難以尋覔的寶物,不辜負音樂的天賦。賈嵩的詩才堪比司馬相如,楊乘的詩篇與李白相媲美。除了今年一同考中的進士,堂堂正正又見兩三春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鳥兒羽毛的美麗和告別京城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珍貴才能和美好時光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如將賈嵩和楊乘的詩才與古代文學巨匠相比,展現了詩人對同年進士的贊美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和時光的珍眡。

趙嘏

趙嘏

趙嘏,生卒年不詳,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唐代詩人,約公元835年前後在世。 ► 265篇诗文

趙嘏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