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

· 鄭愔
百舌鳴高樹,弄音無常則。 借問聲何煩,末俗不尚默。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百舌:鳥名,即畫眉。
  • 弄音:指鳥兒鳴叫。
  • 無常則:沒有固定的規律或模式。
  • 末俗:指世俗之人。
  • 不尚默:不喜歡沉默。

翻譯

畫眉鳥在高樹上鳴叫,它的聲音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規律。 請問這聲音爲何如此繁瑣,原來是因爲世俗之人不喜歡沉默。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百舌鳥在高樹上鳴叫的情景,表達了對於世俗喧囂的不滿。詩中「弄音無常則」一句,既形容了百舌鳥鳴叫的多樣性,也暗喻了世俗之人的多變和浮躁。而「末俗不尚默」則直接點出了世俗之人喜歡喧囂、不喜歡沉默的特點,從而表達了對這種世俗風氣的批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寓言的形式傳達了深刻的思想。

鄭愔

唐滄州人,字文靖。年十七擢進士第。附張易之,薦爲殿中侍御史。易之敗,又附武三思,遷吏部侍郎。後預譙王李重福謀,被殺。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