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渚病中因思匡廬遂成三百字寄樑先輩
註釋
- 汨沒(mì mò):埋沒,消失。
- 欷歔(xī xū):嘆息聲。
- 寂滅:佛教用語,指達到無我境界,一切皆空。
- 骨立:形容人非常瘦弱。
- 貌舒:容貌舒展,指恢復健康。
- 剡硾(shàn zhuì):指剡溪,浙江的一條河流,古代文人常在此題詩。
- 匡廬:廬山的別稱。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用來形容隱居之地。
- 蟾蜍(chán chú):指月亮,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
- 玄鶴:黑色的鶴,象徵長壽和高潔。
- 錦魚:色彩斑斕的魚。
- 蔫煙(niān yān):形容花兒凋謝的樣子。
- 散攄(sǎn shū):散開,舒展。
- 趑趄(zī jū):行走困難的樣子。
- 太虛:指宇宙的原始狀態,無邊無際。
- 杳靄(yǎo ǎi):深遠而朦朧的樣子。
- 稽古:研究古代的事物。
- 隼旟(sǔn yú):古代的一種旗幟。
- 玳瑁(dài mào):一種海龜,其甲殼可做裝飾品。
- 芙蕖(fú qú):荷花的別稱。
- 隼旟(sǔn yú):古代的一種旗幟。
翻譯
我早就在天竺的書中聽聞了生老病死的道理,這些道理伴隨着我多年,卻始終無法完全理解,令人嘆息。自我修養自然可以使人感到舒適,但別人的幫助又有誰能真正消除這些煩惱呢?應當達到一種超脫的境界,才能長久地消除這些煩惱。上個月我還瘦弱不堪,今天卻已經恢復了健康。我穿上衣服試着走動,拄着柺杖稍作停留。江邊的月光清冷,秋風中我的白髮稀疏。我想起了在剡溪題寫的新詩,懷念着與廬山的舊約。張野已經很久沒有消息,樂天曾經在這裏居住。空蕩的佛龕被薜荔覆蓋,瀑布噴灑在月亮上。古老的檜樹下有玄鶴鳴叫,涼爽的泉水中有錦魚跳躍。我在樹蔭下狂吟,縱情踏過凋謝的花朵。我的唇舌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閒適,心脾也得到了舒展。松樹下的窗戶有我休息的身影,石徑上沒有我行走的困難。夢中的我通向了仙境,精神與宇宙融爲一體。千峯在深遠的霧靄中,萬壑在清新的光明初現。長久的隱居並不晚,半生的閒適還有餘。依附劉氏並不是我的詠歎,訪問戴氏也難以忘懷。研究古代的事物來尋求自我,觀察時世覺得他們好笑。埋頭追逐小利,拖着長長的衣襟。道家的種子將閒暇養育,情感的田地將藥物鋤去。幽香散發在蘭蕙之間,污穢被摧毀在丘墟之上。敢說囊中物滿,那言庾中儲滿。微煙開始晨炊,細雨滋潤園中的蔬菜。珍禽的羽毛雜亂,長者的車輛稀少。坐在冥想中,行動緩慢。常常許諾親近朱履,多憐惜奉上隼旟。簪子嫌棄紅玳瑁,社中思念金芙蕖。海內競相騎鐵馬,箱中藏着紙驢。常說謝絕時世而去,此意將如何。
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在病中思考人生和自然之美的作品。詩中,齊己通過對生老病死的思考,表達了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他描繪了自己病癒後的生活狀態,以及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展現了一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江月青眸冷」、「瀑布噴蟾蜍」等,生動地描繪了自然景色的同時,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哲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