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惠暹上人

· 齊己
經論功餘更業詩,又於難裏縱天機。 吳朝客見投文去,楚國僧迎著紫歸。 已得聲名先振俗,不妨風雪更探微。 金陵高憶恩門在,終掛雲帆重一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貽惠暹上人:贈送給惠暹上人的詩。惠暹上人,可能是指一位名叫惠暹的僧人。
  • 經論功餘更業詩:在研讀佛經和論著之餘,還致力於詩歌創作。
  • 縱天機:發揮天賦的才華。
  • 吳朝客見投文去:在吳地(指江南地區)的客人看到我的文章後,便投來文章交流。
  • 楚國僧迎著紫歸:楚地的僧人迎接我,穿着紫色的袈裟歸來。
  • 已得聲名先振俗:已經獲得了名聲,先在世俗中揚名。
  • 不妨風雪更探微:即使在風雪中,也不妨礙我繼續探索深奧的道理。
  • 金陵高憶恩門在:在金陵(今南京)高處回憶起恩師的門庭。
  • 終掛雲帆重一飛:最終掛起雲帆,再次高飛。

翻譯

在研讀佛經和論著之餘,我還致力於詩歌創作,更在困難中發揮我的天賦才華。在江南,我的文章吸引了客人前來交流;在楚地,我受到僧人的歡迎,穿着紫袈裟歸來。我已經獲得了名聲,在世俗中揚名,即使在風雪中,也不妨礙我繼續探索深奧的道理。在金陵的高處,我回憶起恩師的門庭,最終掛起雲帆,再次高飛。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齊己在學術和文學上的雙重成就,以及他在世俗和精神世界中的追求。詩中,「經論功餘更業詩」展現了詩人在佛學研究之外,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才華。「縱天機」、「更探微」等詞句,體現了詩人不畏艱難,追求深奧真理的精神。最後,「終掛雲帆重一飛」則預示了詩人未來的遠大抱負和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不懈的追求。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