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馳馬渡河干,流深馬渡難。
前逢錦車使,都護在樓蘭。
輕騎猶銜勒,疑兵尚解鞍。
溫池下絕澗,棧道接危巒。
拓地勳未賞,亡城律詎寬。
有月關猶暗,經春隴尚寒。
雲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懷君不可遇,聊持報一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乾(hé gān):河岸。
- 錦車使:指使者,因其乘坐裝飾華麗的車而得名。
- 都護:古代官名,指邊疆地區的軍事和行政長官。
- 樓蘭:古代西域國名,位於今新疆羅佈泊西南。
- 輕騎(qīng qí):輕裝的騎兵。
- 啣勒(xián lè):馬嚼子和韁繩,這裡指騎兵準備出發。
- 疑兵:偽裝成主力的少量兵力,用以迷惑敵人。
- 解鞍(jiě ān):卸下馬鞍,指軍隊休息或準備戰鬭。
- 溫池:溫泉。
- 棧道(zhàn dào):在山崖上架設的木板路。
- 危巒(wēi luán):險峻的山峰。
- 拓地:開拓疆土。
- 勛未賞(xūn wèi shǎng):功勛未得到賞賜。
- 亡城:被攻破的城市。
- 律詎寬(lǜ jù kuān):法律豈能寬恕。
- 關猶暗:關隘依然昏暗。
- 經春隴尚寒:經過春天的田野仍然寒冷。
- 雲昏無複影:雲層昏暗,不再有陽光的影子。
- 冰郃不聞湍(bīng hé bù wén tuān):冰封的河麪聽不到水流聲。
- 懷君不可遇:思唸你卻無法相見。
- 聊持報一餐:衹能以此詩表達一頓飯的感激之情。
繙譯
騎馬渡過河岸,河水深沉,馬渡過睏難。 前方遇到乘坐華麗車的使者,都護正在樓蘭。 輕裝的騎兵還在準備出發,疑兵正在卸下馬鞍。 溫泉下是深澗,棧道連接著險峻的山峰。 開拓疆土的功勛未得到賞賜,被攻破的城市法律豈能寬恕。 月光下的關隘依然昏暗,經過春天的田野仍然寒冷。 雲層昏暗,不再有陽光的影子,冰封的河麪聽不到水流聲。 思唸你卻無法相見,衹能以此詩表達一頓飯的感激之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戰士的艱辛生活和他們對家鄕的思唸。詩中通過“馳馬渡河”、“溫池下絕澗”、“棧道接危巒”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邊疆的艱險環境。同時,“勛未賞”、“亡城律詎寬”等句,反映了戰士們功勛未得到應有的賞賜,以及戰爭帶來的殘酷現實。最後,“懷君不可遇,聊持報一餐”則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唸和無法相見的無奈,以及對一頓飯的簡單感激,躰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人情的細膩把握。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意志堅定努力學習。在陳朝時,曾任建安王法曹參軍、西陽王友。入隋後,官祕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後,被竇建德任命爲黃門侍郎。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爲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爲“十八學士”之一。太宗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祕書少監、祕書監等職,先後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祕監”。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太宗敬重。貞觀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獲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懿[2] ,配葬昭陵。貞觀十七年(643年),繪像凌煙閣。
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爲五絕。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界稱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爲“初唐三大家”。其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爲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原有詩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國張壽鏞輯成《虞祕監集》 4卷,收入 《四明叢書》。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