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蕭侍御憶舊山草堂詩因以繼和
琢玉以爲架,綴珠以爲籠。
玉架絆野鶴,珠籠鎖冥鴻。
鴻思雲外天,鶴憶鬆上風。
珠玉信爲美,鳥不戀其中。
臺中蕭侍御,心與鴻鶴同。
晚起慵冠豸,閒行厭避驄。
昨見憶山詩,詩思浩無窮。
歸夢杳何處,舊居茫水東。
秋閒杉桂林,春老芝術叢。
自雲別山後,離抱常忡忡。
衣繡非不榮,持憲非不雄。
所樂不在此,悵望草堂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琢玉:雕琢玉石。
- 綴珠:裝飾珍珠。
- 玉架:玉製的架子。
- 絆:束縛。
- 野鶴:野生的鶴,象徵自由。
- 珠籠:裝飾有珍珠的籠子。
- 鎖:囚禁。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的志向。
- 鴻思:鴻雁的思緒,比喻遠大的理想。
- 鬆上風:松樹上的風,象徵高潔。
- 臺中:指官署中。
- 慵冠豸:懶得戴官帽,豸(zhì)指古代官帽上的裝飾。
- 避驄:避開騎馬的官員,驄(cōng)指青白色的馬。
- 詩思:作詩的思路。
- 杳:深遠,不見蹤影。
- 芝術:指草藥。
- 離抱:離別的情懷。
- 忡忡:憂愁的樣子。
- 衣繡:穿着繡有圖案的衣服,指做官。
- 持憲:執掌法律,指擔任官職。
- 悵望:失意地望着。
翻譯
用雕琢的玉石做成架子,用裝飾的珍珠做成籠子。 玉架束縛了野生的鶴,珠籠囚禁了高飛的鴻雁。 鴻雁思念着雲外的天空,鶴兒懷念着松樹上的風。 珍珠和玉石固然美麗,但鳥兒並不留戀其中。 官署中的蕭侍御,他的心與鴻雁和鶴兒相同。 他晚起懶得戴官帽,閒行時厭倦避開騎馬的官員。 昨天看到他懷念山的詩,詩中的思緒浩渺無窮。 他的歸夢深遠難尋,舊居在茫水之東。 秋天時,杉樹和桂樹靜立,春天時,草藥叢生。 他說自從離開山後,離別的情懷常常憂愁。 穿着繡衣雖榮耀,執掌法律雖威風。 但他的快樂不在這裏,只能失意地望着草堂空蕩。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琢玉、綴珠的描寫,以及對野鶴、冥鴻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高潔生活的嚮往。詩中蕭侍御的形象,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的懷念。通過對比珠玉與鳥兒的情感,詩人深刻地表達了對物質與精神追求的不同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