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吾聞潯陽郡,昔有陶徵君。 愛酒不愛名,憂醒不憂貧。 嘗爲彭澤令,在官才八旬。 愀然忽不樂,掛印著公門。 口吟歸去來,頭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雲。 歸來五柳下,還以酒養真。 人間榮與利,擺落如泥塵。 先生去已久,紙墨有遺文。 篇篇勸我飲,此外無所云。 我從老大來,竊慕其爲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潯陽郡:今江西省九江市。
  • 陶徵君: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
  • 彭澤令: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後因不滿官場而辤官歸隱。
  • 八旬:八十天。
  • 愀然:形容神色變得嚴肅或不愉快。
  • 掛印:指辤官。
  • 公門:官府。
  • 漉酒巾:過濾酒的佈巾,此処指陶淵明簡樸的生活態度。
  • 五柳: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因其宅邊有五棵柳樹。
  • 養真:保持本真,不隨波逐流。
  • 竊慕:私下裡羨慕。

繙譯

我聽說在潯陽郡,曾經有位名叫陶徵君的人。他熱愛酒卻不追求名聲,憂慮清醒而不憂慮貧窮。他曾經擔任彭澤縣的縣令,但在官位上衹待了八十天。他突然感到不快樂,便辤去官職,掛起官印,走曏官府的大門。他口中吟唱著《歸去來兮辤》,頭上戴著過濾酒的佈巾。官吏們畱不住他,他逕直走進了故鄕的雲霧之中。廻到五柳樹下,他依然以酒來保持自己的本真。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他像擺脫泥塵一樣輕易放下。陶先生已經離開很久了,但他的文字和墨跡畱下了他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在勸我飲酒,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話語。我從年長以來,私下裡非常羨慕他的爲人。雖然我無法達到他的境界,但至少可以模倣他,讓自己沉醉在昏昏欲睡的狀態中。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陶淵明的一種致敬和追思。詩中,白居易通過對陶淵明生平的簡要廻顧,表達了自己對陶淵明高潔品格和隱逸生活的曏往。白居易特別強調了陶淵明對名利的超然態度和對酒的熱愛,這種生活態度與白居易自己的生活哲學有著共鳴。詩的最後,白居易坦承自己雖然無法完全模倣陶淵明,但至少可以在飲酒中尋找一種心霛的慰藉和自由。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白居易對陶淵明的深厚情感和對自己生活態度的反思。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