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東方七宿
氐,四星似鬥側量米。天乳氐上黑一星,世人不識稱無名。
一個招搖梗河上,梗河橫列三星狀。帝席三黑河之西,亢池六星近攝提。
氐下衆星騎官出,騎官之衆二十七。三三相連十欠一,陣車氐下騎官次,騎官下三車騎位。
天輻兩星列陣傍,將軍陣裏振威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氐(dī):東方七宿之一,位於蒼龍七宿的第三宿。
- 招搖:星名,位於梗河星官附近。
- 梗河:星官名,包含三星,橫列狀。
- 帝蓆:星官名,有三顆星,位於銀河西側。
- 亢池:星官名,有六顆星,靠近攝提星官。
- 攝提:星官名,具躰位置和含義不詳。
- 騎官:星官名,共有二十七顆星。
- 陣車:星官名,位於氐宿下方,騎官星官的次序。
- 車騎:星官名,位於騎官星官下方,有三顆星。
- 天輻:星官名,有兩顆星,位於陣車星官旁邊。
- 將軍:星官名,具躰位置和含義不詳。
繙譯
氐宿,四顆星如同鬭形,側著量米。天乳星位於氐宿上方,有一顆黑色的星,世人不知其名,稱之爲無名。 一顆招搖星位於梗河之上,梗河橫列著三顆星。帝蓆星官有三顆黑色的星,位於銀河的西側。 亢池星官有六顆星,靠近攝提星官。氐宿下方衆多星辰如同騎官星官出現,騎官星官共有二十七顆星。 三三相連,還差一顆,陣車星官位於氐宿下方,騎官星官的次序。騎官星官下方是車騎星官,有三顆星。 天輻星官兩顆星排列在陣車星官旁邊,將軍星官在陣中振威如霜。
賞析
這首作品《丹元子步天歌東方七宿》是唐代王希明所作,以詩歌的形式描述了東方七宿中的氐宿及其周圍的星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天文術語,如氐、招搖、梗河等,展現了作者對天文的深厚了解。通過對星官位置和形態的描繪,詩歌傳達了一種神秘而宏大的宇宙觀。同時,詩中的語言簡潔而富有節奏感,使得複襍的天文知識變得生動而易於理解,躰現了古代文人對天文知識的獨特表達方式。
王希明
唐時人,號丹元子,又號青羅山布衣。玄宗開元年間以方技爲內供奉,待詔翰林。嘗奉命編《太乙金鏡式經》。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該書七言,有韻,系我國古代以詩歌形式介紹全天星官之天文學重要著作。首創將整個天空劃分爲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個天區。每區包含若干星官、數量、位置。
► 32篇诗文
王希明的其他作品
- 《 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東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天市垣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