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踏青有感

引得車回莫認恩,卻成寂寞與誰論。 到頭不是君王意,羞插垂楊更傍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光化:地名,今屬河北省。
  • 踏青:春日郊遊。
  • 司空圖:唐代詩人,字表聖,號知非子,河中(今山西永濟)人。
  • 引得:引導,使得。
  • 車回:車馬返回。
  • 莫認恩:不要認爲是恩寵。
  • 羞插:羞於插戴。
  • 垂楊:垂柳,常用來比喻女子的柔弱。
  • 傍門:靠近門邊。

翻譯

引導車馬返回,不要以爲是恩寵,最終卻只能獨自寂寞,無人可以傾訴。 歸根結底,這不是君王的真正意願,羞於插戴垂柳,更不願靠近門邊。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日踏青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詩中「引得車回莫認恩」一句,既反映了詩人對權勢的淡漠態度,也暗示了世人對恩寵的誤解。後兩句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孤獨與無奈,以及對君王真實意圖的懷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真實自我的情懷。

司空圖

司空圖

唐河中虞鄉人,字表聖,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鹹通十年登進士第。盧攜知政事,召爲禮部員外郎。僖宗次鳳翔,召圖知制詔,尋拜中書舍人。昭宗龍紀初,復召拜舍人,以疾辭。乾寧中,又以戶部侍郎徵,數日乞還。隱中條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爲文,尤事放達。後梁代唐,聞哀帝被殺,絕食而卒。有《二十四詩品》(有云非圖所撰)及詩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