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中與韋戶曹遊發生洞裴回之際見雙白蝙蝠三飛洞門時多異之同爲口號

· 任要
山翠羃靈洞,洞深玄想微。 一雙白蝙蝠,三度嚮明飛。 雖然有兩翅,了自無毛衣。 若非飽石髓,那得凌□□。 偶見歸堪說,殊勝不見歸。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臘月:農曆十二月。
  • 韋戶曹:姓韋的戶曹,戶曹是古代官職名,主管戶籍。
  • 發生洞:洞名,具體位置不詳。
  • 裴回:徘徊,來回走動。
  • 白蝙蝠:白色的蝙蝠,此處可能指神話中的異獸。
  • 三度:三次。
  • 嚮明:向着光明,此處可能指向洞外。
  • 了自:完全,自是助詞。
  • 無毛衣:沒有羽毛,指蝙蝠雖有翅膀但無羽毛。
  • 石髓:石鐘乳,傳說中可以食用的仙藥。
  • 凌□□:原文中此處缺字,無法準確解釋。
  • 偶見:偶然見到。
  • 殊勝:遠勝,非常勝過。

翻譯

在農曆十二月,我與韋戶曹一同遊覽發生洞,在洞中徘徊時,見到了一對白色的蝙蝠,它們三次向着洞外飛去。儘管它們擁有翅膀,卻完全沒有羽毛。如果不是因爲飽食了石鐘乳這樣的仙藥,它們怎能如此超凡脫俗呢?偶然間見到這樣的奇景,回去後足以讓人談論,這遠勝於什麼都沒有見到就回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韋戶曹在臘月遊覽發生洞時的奇遇。詩中,「一雙白蝙蝠,三度嚮明飛」生動地勾勒出了蝙蝠的神祕與超凡,而「雖然有兩翅,了自無毛衣」則巧妙地指出了蝙蝠的特殊之處。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於這次奇遇的珍視,認爲這樣的經歷遠勝於平凡無奇的歸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白蝙蝠的描寫,傳達出對自然奇觀的讚歎和對超凡脫俗境界的嚮往。

任要

德宗貞元十四年(798)任兗州刺史,充太州團練使。是年曾兩次至岱嶽致祭,並題名刻石。事蹟見《金石萃編》卷五三《岱嶽觀碑》。《全唐詩》存詩1首。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