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成篇因以此荅
揀得琅玕截作筒,緘題章句寫心胸。
隨風每喜飛如鳥,渡水常憂化作龍。
粉節堅如太守信,霜筠冷稱大夫容。
煩君贊詠心知愧,魚目驪珠同一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琅玕(láng gān):美石,這裏指竹子。
- 緘題:封緘並題寫。
- 章句:詩文的章節和句子。
- 心胸:內心世界。
- 粉節:竹節上的白色粉末,比喻堅貞。
- 霜筠(yún):指竹子,筠指竹子的青皮或竹子。
- 大夫容:指高潔的品格。
- 魚目驪珠:比喻真假混雜,魚目指普通的東西,驪珠指珍貴的寶珠。
翻譯
挑選了美麗的竹子,截成筒狀,用來封裝並題寫我的詩句,表達我的心聲。 喜歡它隨風飛舞,如同鳥兒一般自由,又擔心它渡水時化作龍,失去原本的形態。 竹節上的粉末堅硬如太守的信誓旦旦,竹子的冷峻如同大夫的高潔容顏。 感謝你的讚美,我心中感到慚愧,因爲我的詩與真正的珍寶同封一筒,真假難辨。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與微之(可能是指元稹)的唱和之作,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詩歌的自謙與對友人讚美的感激。詩中通過對竹筒貯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的「琅玕」、「粉節」、「霜筠」等意象,不僅描繪了竹子的美,也隱喻了詩人自己的品格和情感。末句的「魚目驪珠」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作品的自謙,以及對友人讚譽的謙遜接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