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人老何所樂,樂在歸鄉國。 我歸故園來,九度逢寒食。 故園在何處,池館東城側。 四鄰梨花時,二月伊水色。 豈獨好風土,仍多舊親戚。 出去恣歡遊,歸來聊燕息。 有官供祿俸,無事勞心力。 但恐優穩多,微躬銷不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習俗。
  • 歸鄉國:回到故鄉。
  • 池館:池邊的館舍。
  • 伊水:河流名,流經洛陽。
  • 恣歡遊:盡情地遊玩。
  • 燕息:安逸地休息。
  • 祿俸:官職的俸祿。
  • 微躬:謙辭,指自己的身體。
  • 銷不得:消磨不掉,指身體無法承受過多的安逸。

翻譯

人老了有什麼樂趣呢?樂趣就在於回到故鄉。 我回到故園,已經九次遇到寒食節了。 故園在哪裏?就在東城池邊的館舍旁。 四周鄰居的梨花盛開時,二月的伊水波光粼粼。 不僅風景優美,還有很多舊日的親戚。 外出時盡情遊玩,歸來後安逸地休息。 有官職的俸祿供養,無需勞心費力。 只怕過多的安逸,讓我這身體承受不住。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故鄉的深情眷戀和對晚年生活的感慨。詩中,「人老何所樂,樂在歸鄉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故鄉的無比思念。通過描繪故園的美景和親戚的團聚,詩人展現了對故鄉生活的嚮往和滿足。然而,「但恐優穩多,微躬銷不得」一句,又透露出詩人對晚年生活過於安逸可能帶來的身體負擔的擔憂。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展現了詩人對故鄉和晚年生活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