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嘆二首

形羸自覺朝餐減,睡少偏知夜漏長。 實事漸消虛事在,銀魚金帶繞腰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形羸(léi):形容身體瘦弱。
  • 朝餐:早餐。
  • 夜漏:古代用來計時的漏壺,這裏指夜晚的時間。
  • 實事:指實際的工作或生活事務。
  • 虛事:指空洞無物、不切實際的事情。
  • 銀魚金帶:比喻官職或權力的象徵。

翻譯

身體瘦弱,自覺早餐吃得少了;睡眠不足,更感覺夜晚的時間漫長。 實際的工作和事務逐漸減少,而那些空洞無用的虛事卻依然存在,官職的象徵——銀魚金帶,依然環繞在腰間閃耀。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白居易晚年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詩中「形羸」和「睡少」描繪了他身體的衰弱和精神的疲憊。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實事」與「虛事」,表達了他對官場虛名的厭倦和對實際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淡泊名利、追求真實生活的態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