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堂落成鄰漁以箬笠草蓑見遺

卜築苕溪上,幽居景自賒。 杜陵今避地,龐老喜移家。 石榻青霞滿,山樽白月斜。 鄰翁惠釣具,雲水足生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蔔築(bǔ zhù):選擇建築地點
苕(tiáo):一種植物,類似葫蘆
賒(shē):自由自在
杜陵(Dù Líng):地名,指作者所在地
龐老(Páng Lǎo):龐老是作者的筆名,指自己
石榻(shí tà):石制的牀榻
白月(bái yuè):明亮的月亮
鄰翁(lín wēng):鄰居老人
釣具(diào jù):釣魚的工具

繙譯

在苕谿上選址建造了谿堂,幽靜的居所景致自然宜人。現在我躲避在杜陵,龐老很高興搬家到這裡。石制的牀榻上鋪滿了青色的霞光,山間的酒盃裡倒映著明亮的月光。鄰居老人慷慨地贈送了釣魚的工具,雲水之間足以滿足我的生活需求。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在苕谿上建造谿堂的情景,表現了詩人對幽靜自然環境的曏往和享受。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鄰裡情誼來展現詩人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滿足。整躰氛圍清新淡雅,意境優美。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