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江老人詩
外江有山人,幽居枕湖堧。
青山日對門,山下有良田。
問其歲幾何,屈指殆百年。
老妻壽更過,方瞳神烱然。
草屋八九間,兒孫列曾玄。
湖中種荷芰,園內收木綿。
桑麻綠野布,榆柳清陰連。
取筱日縛帚,網魚時得錢。
見客禮數簡,鬖鬖雪垂肩。
葛衣偶一披,旋復竹上懸。
須臾出新茗,洗盞向客傳。
呼兒具盤飧,粲粲錦鱗鮮。
勸客加飧飯,語俚意甚虔。
問客居何處,客雲漸嶺邊。
漸嶺我嚐到,歲月知幾遷。
城市多人事,山中常晏眠。
不識府與司,但願邑令賢。
前年賜束帛,稽首戴堯天。
欲效康衢歌,山野無詩篇。
鬆間吠乳犬,草際臥烏犍。
雞棲日將暮,暝色起蒼煙。
山頭月華白,夕露涼涓涓。
頹然即衾枕,翛翛若蛻蟬。
我聞客此語,泠然身欲翾。
乃知寂寞濱,有此長年仙。
何必煙霞外,去問桃花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外江:指江河的外圍,這裏可能指遠離城市的地方。
- 湖堧:湖邊。
- 方瞳:方形的瞳孔,古人認爲這是長壽的象徵。
- 烱然:明亮的樣子。
- 曾玄:曾孫和玄孫,表示家族的延續。
- 荷芰:荷花和菱角。
- 木綿:棉花。
- 取筱:取竹子的細枝。
- 鬖鬖:頭髮蓬鬆的樣子。
- 葛衣:用葛布製成的衣服。
- 新茗:新茶。
- 盤飧:盤中的食物。
- 錦鱗:指魚,形容其色彩鮮豔。
- 飧飯:晚飯。
- 漸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晏眠:安眠。
- 束帛:古代的一種禮物,用帛製成。
- 康衢歌:指在康莊大道上唱的歌,比喻美好的生活。
- 烏犍:黑色的牛。
- 翛翛:形容輕鬆自在的樣子。
- 蛻蟬:蟬蛻皮,比喻輕鬆脫俗。
- 泠然:清涼的樣子。
- 翾:飛翔。
- 煙霞:指山水間的雲霧,常用來形容隱居之地。
- 桃花源: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指理想的隱居之地。
翻譯
在江河的外圍,有一位隱士居住在湖邊。他的家門前是連綿的青山,山下有肥沃的田地。詢問他的年齡,他屈指一算,已經接近百歲。他的老伴更是長壽,方形的瞳孔明亮如星。他們有八九間草屋,兒孫滿堂,曾孫和玄孫環繞膝下。在湖中種植荷花和菱角,園內收穫棉花。桑麻布滿綠野,榆樹和柳樹清陰相連。每天取竹枝綁成掃帚,偶爾網魚換取零錢。見到客人,禮數簡單,白髮如雪垂肩。偶爾披上葛衣,隨即又掛回竹竿上。不久,他拿出新茶,洗淨茶盞招待客人。叫兒孫準備晚餐,盤中魚兒鮮豔如錦。勸客人多吃,言語雖俗但意甚誠懇。詢問客人來自何方,客人回答來自漸嶺邊。隱士說他曾去過那裏,歲月已不知幾度更迭。城市多紛擾,山中常安眠。不識官府機構,只願地方官賢明。前年得到皇帝賜予的束帛,叩首感謝堯天。想要效仿康衢歌,但山野中無詩篇。松林間有小狗吠叫,草地上臥着黑牛。日暮雞歸巢,夜色中蒼煙升起。山頭月光皎潔,夜露涼爽。隨即躺下,輕鬆如蟬蛻。我聽聞這番話,感覺清涼欲飛。才知道在這寂寞的邊緣,有這樣長壽的仙人。不必尋找煙霞之外的桃花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居山中的老人,他的生活簡樸而寧靜,與自然和諧共存。詩中通過對老人日常生活的細緻描寫,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迴歸自然的生活方式。老人的長壽和家族的繁榮,象徵着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詩人通過對老人的讚美,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與心靈和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