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擬古九首從京師歸以篇籍自娛有感輒賦
茫茫宇宙內,美者長不完。
玄豹裁爲裘,紫貂製爲冠。
豈以文采姿,助人爲容顏。
所以養志者,蓬累甘抱關。
胸中俶儻意,微見於毫端。
趙璧寧肯獻,隋珠詎輕彈。
尚父維鷹揚,不如鎩羽鸞。
編茅茹木實,聊以御飢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玄豹:黑色的豹子,這裏指豹皮。
- 裘:皮衣。
- 紫貂:一種珍貴的動物,這裏指貂皮。
- 冠:帽子。
- 文采姿:華麗的裝飾。
- 養志:培養志向。
- 蓬累:指隱居的生活。
- 抱關:守門,比喻隱居不出。
- 俶儻:卓越不凡。
- 毫端:筆尖,比喻細微之處。
- 趙璧:趙國的寶玉,比喻珍貴之物。
- 隋珠:隋侯之珠,也是珍貴的寶物。
- 詎:豈,怎麼。
- 尚父:指周文王的叔父,周公旦的父親。
- 鷹揚:比喻英勇。
- 鎩羽鸞:比喻失敗或受挫。
- 編茅:編織茅草。
- 茹木實:吃樹上的果實。
- 御:抵禦。
翻譯
在茫茫的宇宙之中,美好的事物總是難以長久。用黑豹的皮製成的皮衣,用紫貂的皮製成的帽子,難道是爲了用這些華麗的裝飾來美化他人嗎?其實,這是用來培養志向的,我寧願過着隱居的生活,守着自己的理想。我胸中有着卓越不凡的意念,這些意念在細微之處也能顯現出來。我寧願不獻出趙國的寶玉,也不輕易展示隋侯之珠。即使是周公旦的父親那樣英勇,也不如失敗或受挫的鸞鳥。我編織茅草,吃樹上的果實,只是爲了抵禦飢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物質享受的淡漠。通過對比華麗的服飾與簡樸的生活,作者強調了內心的滿足和精神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玄豹裁爲裘」、「趙璧寧肯獻」等,增強了詩歌的意象和深度。整體上,這首詩體現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