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古木竹石圖

石根拖雨雲腳過,老木谽谺石欲墮。 白日抱珥天色微,翠葆含吟風勢大。 山空往來不見人,山鳥一聲山竹破。 當時此畫作者誰,湘娥猶泣真宰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老木(lǎo mù):古老的樹木。谽谺(hēn xiè):形容山石的樣子。珥(ěr):古代婦女佩戴在耳朵上的裝飾品。翠葆(cuì bǎo):翠綠的樹葉。湘娥(xiāng é):指楚國的女子,傳說中的美女。

翻譯

古樹根部被雨水拖動,雲霧繚繞在山石之間,古老的樹木和山石彷彿要傾塌。白天天空微微泛着珠光,翠綠的樹葉隨風搖曳,風勢洶涌。山間空曠,往來的人影難覓,只有山鳥的鳴叫聲和山間竹林的搖曳聲。當時畫這幅畫的人是誰呢?楚國的美女湘娥彷彿還在爲真宰的悲哀而哭泣。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古木竹石的圖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出了歲月沉澱的滄桑感和自然界的宏偉壯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容詞,使得讀者彷彿置身於畫面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祕和美麗。同時,通過提及湘娥和真宰,也增添了一絲悽美的情感色彩,使整首詩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鳴。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