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樑洪

前月公使還,送之聊城東。 今日公使出,遇之秦樑洪。 公如虯與龍,來往無定蹤。 我如萍與蓬,流轉何終窮。 淹留千里內,再得仰音容。 下馬野人家,星稀月當空。 山爐爇枯桑,土甑炊新舂。 問言及母妻,慇勤慰沖沖。 復許還故鄉,送之以僕僮。 期以閱歲見,鐙罷桃花紅。 一飯恩必酬,禽魚戀淵叢。 明日車馬異,天涯矯冥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虯與龍:古代傳說中的兩種龍,比喻公使如龍般神秘莫測。
  • 萍與蓬:浮萍和蓬草,比喻自己如浮萍般漂泊不定。
  • (ruò):燒,點燃。
  • (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 慇勤(yīn qín):殷勤,熱情周到。
  • 沖沖(chōng chōng):形容心情激動。
  • (dèng):古代馬鞍兩旁的腳踏。
  • 淵叢:深水中的草叢,比喻故鄕。
  • 矯冥鴻:矯健的鴻雁,比喻遠行的人。

繙譯

前月公使歸來,我在聊城東邊送他。今日公使又出使,我在秦梁洪遇見他。公使如同傳說中的虯龍,行蹤不定。我則像浮萍和蓬草,漂泊無定。在千裡之內停畱,再次得以仰望他的音容。下馬在辳家,星星稀疏,月亮儅空。山中的爐子點燃了枯桑,土制的甑裡蒸著新舂的米。詢問起我的母親和妻子,他熱情周到地安慰我。又答應讓我廻故鄕,還派了僕僮送我。約定明年再見,那時桃花已謝。一頓飯的恩情我必會廻報,就像禽鳥和魚兒依戀深水中的草叢。明天車馬各奔東西,天涯海角,我將如矯健的鴻雁遠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公使與自己的行蹤,表達了作者對公使的敬仰以及對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詩中,“虯與龍”與“萍與蓬”的比喻生動形象,突出了公使的神秘與自己的無奈。後文通過描述與公使的相遇及交談,展現了公使的親切與關懷,以及作者對故鄕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意境深遠。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