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寺

高臥山中寺,瞢騰過午鍾。 身間隨物化,意到與天通。 鬆閣雲光入,山泉雨氣空。 焚香憶摩詰,興味頗相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瞢騰:méng téng,形容神志不清,迷糊。
  • 物化:指順應自然,與萬物合一。
  • 意到與天通:意指心意與天地自然相通,達到一種超然的境界。
  • 雲光:雲彩的光影。
  • 雨氣空:雨後的空氣顯得格外清新、空靈。
  • 焚香:燒香,常用於冥想或祈禱。
  • 摩詰:指唐代詩人王維,字摩詰,其詩多表現自然與禪意。

翻譯

在山中的寺廟裏高臥,迷迷糊糊地聽着午後的鐘聲。 身體閒適,與萬物自然合一,心意與天地自然相通。 松樹間的閣樓,雲彩的光影透入,山間的泉水在雨後的空氣中顯得格外清新。 焚香時,想起了王維,發現我們的興味頗爲相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惠山寺中的寧靜生活,通過「高臥」、「瞢騰」等詞,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閒適與迷離。詩中「身閒隨物化,意到與天通」體現了詩人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結尾提到王維,不僅增添了文化底蘊,也表達了詩人對王維那種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的認同和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禪意的深刻理解和嚮往。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