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十六日孫道甫範文一昆仲邀予同汪進之京兆方質夫逸人泛舟西湖二首

雲移洲渚樹回灣,來泛湖光十里閒。 逸客風流同白幘,道人詩句說青山。 天留晚景平波上,鷗落漁家亂竹間。 此意與君須領略,菰蒲明月棹歌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孟秋:秋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七月。
  • 昆仲:兄弟。
  • 逸客:超脫世俗的人。
  • 白幘:白色的頭巾,古代多爲士人所戴。
  • 道人:這裏指修道的人,也可指詩人自己。
  • 菰蒲:兩種水生植物,常生長在湖泊、池塘中。
  • 棹歌:船歌,划船時唱的歌。

翻譯

雲朵移動,洲渚上的樹木映照在回灣中,我們來到這裏,泛舟在西湖十里寬闊的湖面上,享受着閒適的時光。超脫世俗的客人風度翩翩,戴着白色的頭巾,修道的人吟詠着關於青山的詩句。天邊的晚景平靜地鋪展在水面上,鷗鳥落在漁家周圍的竹林中。這種意境,我們必須共同領略,伴隨着菰蒲和明月,我們唱着船歌返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在西湖泛舟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心境。詩中「雲移洲渚樹回灣」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寧靜的湖光山色圖,而「逸客風流同白幘,道人詩句說青山」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詩意的追求。結尾的「菰蒲明月棹歌還」更是將詩意與自然景緻完美融合,傳達出一種淡泊名利、迴歸自然的生活態度。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