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徐抵宿道中紀事有懷北平頤庵公鬆軒公子
船上覆車上,徐州仍宿州。
不因河凍合,那起客鄉愁。
曉飯霜侵匕,宵眠月擁裘。
家人裁小帽,鄰伴餉乾餱。
阪曲驚疑簸,川平穩勝舟。
紖寒牛背澀,軸墊僕心憂。
古蹟迎人問,詩題隔日搜。
計程常屈指,惜別屢回頭。
豈有歡傾蓋,誰能怒挾輈。
因思安穩客,文酒日風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徐州:古代地名,今屬江蘇省。
宿州:古代地名,今屬安徽省。
匕(bǐ):古代用來吃飯的器具,類似於現代的匙。
裘:毛皮製成的衣服。
餉(xiǎng):給人的飯食。
乾餱:乾糧。
阪曲:山坡的曲折。
簸:顛簸。
紖(zhèn):寒冷。
軸墊:車軸的墊子。
僕心:使人心情沮喪。
紖:寒冷。
挾輈(zhì zhuì):指挾持輜重的人。
翻譯
在徐州上船,到宿州下車。
河水還沒有結冰,客人們也不會因爲這個離別而感到傷感。
清晨吃飯時,霜凍已經侵襲了餐具。晚上睡覺時,月光照在毛皮衣服上。
家人們正在做小帽子,鄰居們準備了乾糧。
山坡的道路顛簸不平,河水平靜勝似船行。
寒冷讓牛背變得粗糙,車軸的墊子讓人心情沮喪。
古蹟引人詢問,詩篇隔日尋覓。
計算旅程時常常屈指,離別時又不捨得回頭。
哪裏有歡樂的盛宴,誰又能怒怨挾持輜重的人。
因爲思念安穩的客人,文人酒客日日風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描寫船上和車上的經歷,展現了旅途中的風景和人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用「曉飯霜侵匕」來描繪清晨的寒冷,用「宵眠月擁裘」來表現夜晚的寧靜。作者通過對旅途中的細節描寫,展現了旅行中的辛苦和離別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安穩生活和文人風雅的嚮往。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旅途生活的獨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