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夏有少康帝,崎嶇離亂間。 振衰能自競,佈德更親賢。 踐土光前業,明禋配彼天。 遂令垂絕緒,復見中興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少康帝(shào kāng dì):夏朝的第二位帝王,傳說中的帝堯之後的帝王。 振衰(zhèn shuāi):振興衰敗。 競(jìng):爭取。 佈德(bù dé):施行德政。 禋(yīn):祭祀。 遂(suì):於是,因此。 絕緒(jué xù):後代,子孫。 中興(zhōng xīng):國家興盛。

繙譯

夏朝有少康帝,在動蕩混亂的時期中,他振興了國家,自己也勤政愛民。他繼承了前人的事業,祭祀神明,與上天相配。因此,使得他的後代延續下來,國家再次見到了興盛的時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朝的少康帝在亂世中的作爲,展現了他的振興國家、勤政愛民的形象。通過祭祀神明,表達了他與天地的聯系,預示著國家的繁榮昌盛。整躰反映了古代帝王的治國理唸和爲政之道。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