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潭石磯特奇怪艮齋趙使君招宴即席二首

· 尹臺
獨柱支撐何大奇,資潭回抱迥逶迤。 林懸石閣飛樑嫋,徑折峯亭曲棧垂。 四海登遊無此地,百年談笑幾今時。 不妨扶醉留歌舞,並接涼蟾倒玉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資陽潭石磯:位於今四川省資陽市,是一処自然景觀。
  • 艮齋趙使君:艮齋是人名,趙使君即趙姓的官員。
  • 獨柱支撐:形容石磯的奇特形狀,如同一根柱子支撐。
  • 迥逶迤:形容道路或河流曲折延伸的樣子。
  • 石閣飛梁:石制的閣樓和飛梁,形容建築的精美。
  • 逕折峰亭:小逕曲折,峰亭即山峰上的亭子。
  • 曲棧垂:曲折的棧道懸掛在山崖上。
  • 四海登遊:指四処遊歷。
  • 百年談笑:形容時間長久,人們在此歡聚談笑。
  • 涼蟾:指月亮,因蟾蜍常與月亮聯系在一起。
  • 玉卮:玉制的酒盃。

繙譯

獨柱支撐的資陽潭石磯真是奇異非凡,它環繞著資潭曲折延伸。林中的石閣和飛梁輕盈搖曳,小逕曲折,峰亭和曲棧懸掛在山崖上。四海之內,沒有地方能與此地相比,百年來,這裡見証了多少歡聲笑語的時刻。不妨趁著醉意畱下歌舞,一起迎接涼爽的月光,倒滿玉制的酒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資陽潭石磯的奇特景觀和詩人與趙使君在此的宴會場景。詩中,“獨柱支撐”、“迥逶迤”等詞語生動地勾勒出了石磯的地貌特征,而“石閣飛梁”、“逕折峰亭”則進一步以精美的建築和曲折的小逕增添了景致的美感。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和誇張,表達了詩人對這一地方的極高評價,以及在此歡聚的愉悅心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動的熱愛與贊美。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